- 2020-11-12 “扶”起來的網店愛多多
雙十一期間,一年勝過一年的快遞經濟可以看作經濟的晴雨表,每年各大電商的銷售額都在發生指數級的增長,這也是經濟活力與魅力的投射。今年,從疫情暴發到雙十一蓄力,郵政寄遞行業“國家隊”運營起了電商平台,在拼多多上開設的河北大名郵政精準扶貧官方店銷量已達10萬+。
- 2020-11-10 臨漳王鳳金:“感謝黨的好政策,讓我脱貧致富!”
“真沒想到,俺一個特殊户還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,這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!”近日,家住在臨漳縣鄴城鎮務中村的王鳳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,興奮地對記者説。
- 2020-11-07 河北邯鄲:坑塘變景觀
近年來,肥鄉區在農村坑塘整治中,先後投資近3億元進行清淤造景,先後打造了肥義公園、鳳湖濕地、葛仙湖等生態旅遊景點。
- 2020-11-09 從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——肥鄉區實施“城鄉供水三年面貌提升工程”紀實
一滴水,可以映照城鄉羣眾的生活品質;一滴水,可以折射小康生活的美好圖景。2019年以來,肥鄉區圍繞創新發展、綠色發展、高質量發展,科學謀劃、精準施策,提出並大力實施“城鄉供水三年面貌提升工程”,以衞生管理、綠化管理、安全管理、外觀容貌、文化形象、人員素質、經濟效益七個方面為抓手,全域統盤、全力攻堅。一場城鄉飲水達標提標行動在全區打響。
- 2020-11-06 涉縣:“旮旯鋪”來了大老闆
“29、30、31……”早飯剛過,圪臘鋪村黨支部書記王海生就做起了交通引導員,他細數着進村車輛,並打手勢引導遊客停車入位。
- 2020-11-06 磁縣:鋪就“四好農村路” 擘畫山區振興圖
熟練地將手裏的麪糰抻長、下鍋,身後的大鍋菜飄着香氣……董學飛面色紅潤,一臉笑意地忙碌着,招呼着等待吃飯的遊客。就在一年前,家住河北磁縣陶泉鄉西韓溝村的董學飛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户,隨着磁縣承辦邯鄲市第五屆旅發大會,開始修建全長47.7公里的慈興旅遊大道,他家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- 2020-11-01 河北涉縣:太行山下稻收忙
- 2020-11-02 新華社:肥鄉區“一企一策”助力企業發展
今年以來,國家税務總局邯鄲市肥鄉區税務局實施“一企一策”個性化精準輔導,主動上門宣傳和解讀減税降費政策,確保税費優惠相關政策落實“一户不少、應享盡享”,為企業發展助力。新華社記者王曉攝影報道
- 2020-10-31 “柿柿如意”好年景,復興區藺家河村喜迎柿子節
10月29日,為期5天的復興區康莊鄉藺家河柿子節拉開序幕。當日下午村民們敲鑼打鼓,載歌載舞歡慶柿子的豐收,祝福着“柿柿如意”的好年景。據悉,在藺家河村南有300餘棵樹齡近二百年的古柿樹,柿子與眾不同,個小、肉厚、營養豐富,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- 2020-10-31 邱縣“創意空間”為文化賦能助羣眾致富
巧手翻飛,彩色的珠子在五彩絲線中編織成型,或文字、或圖案、或實物,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珠繡作品就此成型。10月28日,邱縣琳琅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珠串創意工作室裏,在培訓師郝磊的指點下,幾名繡娘正在這裏忙碌。
- 2020-10-31 新華社:曲周發展“智慧農業”推動鄉村振興
連日來,河北省曲周縣槐橋鄉西漳頭村銀絮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500餘畝棉花開始採收。兩台大型棉花采摘機同時作業,不到一天時間就完成了150餘畝棉花的採收任務,節省人工採收費用6萬餘元。
- 2020-10-21 【集運香港】張家口懷來:“四好農村路” 條條通幸福
- 2020-10-21 【集運香港】滄州河間:創新引領 傳統產業蝶變新生
- 2020-10-21 【集運香港】“音樂敲響百姓幸福門”武強縣周窩村黨建引領促脱貧
多年來,周窩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,緊緊圍繞“文化興鎮、特色立鎮”戰略,加強村企合作,促進村莊和企業和諧發展,以前一個貧窮的小村,如今打造成為了魅力四射的音樂小鎮,探索出一條現代化新農村的路子。
- 2020-10-20 脱貧的“亮”度——從電力指數曲線看河北阜平之變
阜平地處太行深山區,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4%。今年2月,阜平縣整體脱貧摘帽。 電力指數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。阜平經濟增長動力的源頭在哪裏?近日,記者選取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,去尋找其中的答案。